治未病
您当前的位置是: 首页 > 治未病文章正文

中医药在“治未病”方面的重要作用

来源: 时间:2016-08-30 09:12 发布人:高燕仙 浏览:

  日前,国务院印发《“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重点部署疾病防控、康复养老、中医药现代化等任务。与此同时,《中医药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提到了要大力发展中医医疗机构、加快发展中医养生保健服务、推进中医药继承创新、弘扬中医药文化、推进中医药服务新业态等九方面重点任务。两个重要《规划》都强调要大力发展中医“治未病”服务,这足以证明中医药在“治未病”方面的重要作用。

  不久前,《人民日报》刊文《病人为何越治越多》,文中指出:目前医学技术越来越进步,医生队伍越来越庞大,但病人却越来越多。我国的卫生工作方针是以预防为主,但由于各方面原因,这些政策还没有得到很好落实,2010年我国慢性病卫生费用占卫生总费用比重的70%,这些病中其实大多数是可以干预避免的,有专家曾预言,如果慢性病未来呈“井喷式”爆发,那对中华民族而言将是灾难。作者最后提到解决十三亿人的健康问题绝不能靠打针吃药,而要靠预防为主,只有病人越治越少,医学才能越来越有希望。两千多年前,我国伟大的医学著作《黄帝内经》就提出“上医治未病,中医治欲病,下医治已病”,意思是说医术最高明的医生是能够预防疾病的人。可见,中医历来“防重于治”。面对现代五花八门的疾病,以及发病年龄越来越低、亚健康人越来越多的状况,利用中医药进行防病养生无疑是最合适的方式。

  中医药在“治未病”方面不但拥有悠久的历史而且具有“简验便廉”的优势,我国的中医药疗法“丰富多彩”,中药,针灸,推拿、拔罐这些不但在我国人群中广为熟知,而且在海外也很受追捧。目前,中医药“治未病”工作在中华大地蓬勃开展,借“十三五”规划的出台,让中医药在“治未病”方面更有作为,笔者认为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从顶层设计而言,国家和各级政府应重视中医药在“治未病”方面的重要作用,出台了一系列支持鼓励中医药发展的政策,相关部门应切实落实国家的大政方针,为相关中医药行业提供必要的政策引导和财力支撑。

  二是在中医药“治未病”宣传上要发挥好相关中医药媒体的重要作用,普及有关“治未病”的中医理论知识、技术方法,让广大人民群众了解中医药在预防、保健中的独特作用,推进中医药预防保健服务的全面开展。目前《中国中医药报》新媒体部推出的“养生中国”平台栏目广受各界人士好评,该平台汇集实用的中医养生健康知识,拥有庞大的专家团队做保障。因此要特别注重发挥好新媒体在传播中医药养生健康信息方面的重要作用。

  三是以各级中医院为基础,向下延伸到镇村卫生室建立独立的“治未病”门诊,搭建预防保健服务平台,完善预防、保健服务体系的功能。

  四是要严格规范中医药“治未病”相关机构,建立考评机制和检查制度,加强行业管理和监督,完善中医药预防、保健技术(产品)保障措施,支持基础设施建设,保护知识产权。

  五是鉴于目前业界从业人员鱼龙混杂,很多人“半路出家”,打着中医药养生保健的口号招摇撞骗,因此要加大对“治未病”方面专业人才培养力度,提高从业人员业务素质。

  如今,“十三五”的号角已经吹响,我们相信,中医药必将开创前所未有的辉煌,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独特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