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文化
您当前的位置是: 首页 > 中医药文化文章正文

寨卡病毒病中医认识初探

来源: 时间:2016-05-31 10:30 发布人:邵小英 浏览:

  什么是寨卡病毒病?

  寨卡(Zika)病毒病是由寨卡病毒引起的一种自限性急性传染病,主要在全球热带及亚热带地区流行。寨卡病毒最早于1947年从乌干达的寨卡丛林中的猕猴中分离。1952年确认人类感染,1954年首例病例报告,并从乌干达和坦桑尼亚的人体中分离到该病毒。此后,多个国家有散发病例报道。2007年第一次在雅普岛暴发流行。截至2016年1月,至少在非洲、亚洲、美洲的45个国家有寨卡病毒传播的证据,以巴西疫情最为严重。

  寨卡病毒主要通过埃及伊蚊叮咬传播。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的“寨卡病毒病诊疗方案”,本病的传染源可能是患者、隐性感染者和感染寨卡病毒的非人灵长类动物。传播途径最主要是带病毒的伊蚊叮咬,亦可通过母婴传播,包括宫内感染和分娩时感染。传播媒介主要为埃及伊蚊,罕见血源传播和性传播。人群普遍易感。在中国,埃及伊蚊主要分布于海南省、广东省雷州半岛以及云南省的西双版纳州、德宏州、临沧市等地区;白纹伊蚊则广泛分布于中国河北、山西、陕西以南广大区域。所以,中国也要加强防控工作。截止2016年2月23日,中国已经通报三例输入型病例。

埃及伊蚊在世界范围内的分布预测(蓝色表示无分布,红色表示出现频率最高)

  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的“寨卡病毒病诊疗方案”和既往报告资料,本病潜伏期为3-7天,临床特征主要为发热、皮疹、关节痛或结膜炎,死亡病例极少见。感染者中隐性感染占80%,2007年发生于雅普岛的寨卡病毒病流行资料显示,患者有发热占65%,出疹可达90%,可见皮疹是该病更多出现的临床表现。发热多为中低度发热,皮疹多为斑丘疹,伴随症可有非化脓性结膜炎、肌肉和关节痛、全身乏力以及头痛,少数患者可出现腹痛、恶心、腹泻、粘膜溃疡、皮肤瘙痒等。症状持续2-7天缓解,预后良好,重症与死亡病例罕见。小儿感染病例还可出现神经系统、眼部和听力等改变。孕妇感染寨卡病毒可能导致新生儿小头畸形甚至胎儿死亡。

小头畸形新生儿(左)与正常新生儿头型对比

  中医对寨卡病毒病的认知

  古今中医文献中,没有寨卡病毒病病名记载,根据其流行病学、临床特征,将其归属为中医“瘟疫·疫疹”范畴。从中医理论分析,结合有限病例资料,本病有以下几个特点,今提出拙见,仅供参考。籍在更多病例观察中不断完善补充。

  首先,寨卡病毒病按照“瘟疫·疫疹”辩证,先辨表里。吴又可在《瘟疫论》中述疫有九传,病患各得其一,但不出乎表里之间。是说感受外邪,从表里间传变有九种方式,每一个疾病有其自己的传变规律。有但表而不里者,有但里而不表者,有表而再表者,有里而再里者,有表里分传者,有表里分传而再分传者,有表胜于里者,有里胜于表者,有先表而后里者,有先里而后表者,凡此九传,非谓一病而有九传也。寨卡病毒病经伊蚊叮咬和母婴传播而患,属于外感疫毒,邪侵入里,表里温病,重在里症。从现有病例报告分析,本病的卫表症期短暂,症状仅有发热,热度不高,发热数天后出现皮疹,出疹率占90%,其营血里症表现更为突出,显示本病虽然是表里症,先表而后里,但卫表郁邪为短暂的时间,表症少,里症多矣。

  其次,寨卡病毒病从脏腑辨证分析,病位在肝非在肺。传统的温病传变规律正如《温病条辨》所云:“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顺传阳明,逆传心包”,而观本病有发热畏寒,但无咳嗽,咳痰,气喘等外邪犯肺,肺气不宣之候,反而肝经风热之象明显,表现为口干,目赤,尿黄等。肝经热毒易动风,损伤神经系统,甚至出现谵妄,胎儿发育畸形等,所以,病位应以肝为主。

  三者,寨卡病毒病从卫气营血辩证,似重在营血份。本病有感受瘟疫之邪,卫气证短暂而轻,营血证出现早而重的特点。营血证表现有皮疹稠密色红,可有皮肤瘀斑,孕妇感染寨卡病毒可能导致新生儿小头畸形甚至胎儿死亡是由于热入血室之致。热入血室是温病病程中的常见证,《伤寒论》中指妇女在经期或产后,感受外邪,邪热乘虚侵入血室,火热伤津,热与血相搏所出现的病证。可见发热,口渴喜饮,皮肤干瘪,眼眶凹陷,小便短黄,大便干结,舌红干,苔黄燥,脉细数等。临床辨证中,热入血室还可以分为外感和内伤两类,本病为孕中外感疫毒,故当归为外感类。对于孕产妇,古人有产前有火,产后有虚之说。就是说孕妇怀孕中进食肥甘厚腻,容易出现内热证,产后气血不足,容易出现体虚证。所以,在孕妇寨卡病毒病症状明显期,宜采用凉营凉血,透邪外达的治法,并加用息风平肝之药。

  四者,寨卡病毒病后期有气阴两虚症状,治疗应重在益气养阴。需要注意的是热病后期,常有气阴伤耗,但余邪是否清除,是选方用药的关键。余邪不尽,最主要表现为低热不退,热邪未尽者,宜用竹叶石膏汤治之。如果余邪未尽,且深入脏腑,损及肝肾,则宜用一贯煎合青蒿鳖甲汤治之。余邪已尽,表现为热退身凉,但有乏力神疲,可用沙参麦冬汤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