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文化
您当前的位置是: 首页 > 中医药文化文章正文

降温了,除了添衣还要注意进补适度

来源: 时间:2015-12-07 17:40 发布人:yang2015 浏览:

   今天是大雪节令,“十一月节,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也”。农谚“大雪冬至雪花飞,搞好副业多积肥”,人们盼着大雪节令能看到瑞雪兆丰年的景象。

  中医养生学认为,大雪是“进补”大好时节。养精神、调饮食、练形体、慎房事,应综合调养来强身益寿。大雪节令后,阴寒最盛,是真正严冬时节,各种风寒感冒、妇科常见病、心脑血管病最易发作。中医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通过各种方式增强机体抵抗力,就会少生病。

  注意防寒!

  大雪节气,我们应注意风邪和寒邪的侵入,尤其是头部和脚部。这是因为,一些疾病的发生,与不注意保暖有很大关系。中医认为,人体的头、胸、脚这三部位最容易受寒邪侵袭。冬天风寒侵入人体,首当其冲的还有胸部和腹部。胸部和腹部受寒之后,易折伤体內阳气,从而引发心脏病的发作。此外,寒冷还可诱发胃肠病的发生,所以,胸腹部保暖也是不容忽视的环节。

  俗话说,“寒从脚下起”,脚离心脏最远血液供应慢而少,皮下脂肪层较薄,保暖性较差,一旦受寒会反射性地引起呼吸道黏膜毛细血管收缩,使抗病力下降导致上呼吸道感染,因此,大雪节气要注意足部的保暖。

  寒冷的大雪节气,首先要根据气候的变化适当增减衣服;戴顶帽子、配条围脖、穿双保暖鞋不失为防寒的最佳选择。其次,患有心脑血管病关节炎消化系统疾病的病人,更要注意防寒保暖,外出时要穿厚一点的外衣。身体不舒服时,应该主动到医院检查。

  精神调养

  大雪节令养生,要注意精神调养。补养宜适度,以恰到好处为妥,太过不及都不值得提倡,过分谨慎会导致调养失度而不知所措。稍有劳作则怕耗气伤神,稍有寒暑之异便闭门不出,食之惟恐肥甘厚腻而节食少餐,都是养之太过而受约束,有损健康而无法“尽终天年”。

  饮食调养

  大雪严冬阴寒盛,身体出于自我保护需要,对气血需求提高,消化吸收能力也增强,最适合进补,俗话说“小雪应清肠,大雪宜进补”。这个时候做好内在阳气保养封藏,不要熬夜,不要剧烈运动,精神内守。一年中真正能够进补的就是大雪节气,大雪节气里怎么补都能够吸收,效果最好。适当进补,可多食用牛肉、羊肉、牡蛎等血肉有情之品填精补髓,也可服食八珍汤,以达气血双补。

  调养中也要适度,饮食强调营养而食必进补,起居过于安逸静养,还以补益药物为辅助。食补、药补、静养都是养生,但太过反而影响健康。食补太过则营养过剩,过分静养只逸不劳则动静失调,药补太过则阴阳偏盛偏衰,机体新陈代谢失调。因而调养应动静结合、劳逸结合、补泻结合、形神供养。

膳食推荐

  枸杞肉丝

  枸杞20克、瘦猪肉100克,青笋20克、油盐调料适量,烹制而成。

  功效:滋阴补血、滋补肝肾而达药食合用、阴血双补、明目健身。

  火腿烧海参

  水发海参200克、火腿50克,素油黄酒等调料,烹制而成。

  功效:补血益精、养血充髓,适宜精血亏虚者。

  蒜泥茼蒿

  大蒜3瓣,茼蒿250克,味精、食盐、香油适量,烹制而成。

  功效:达开胃健脾、降压补脑;

  木耳冬瓜三鲜汤

  冬瓜150克,水发木耳150克,海米15克,鸡蛋1个,调料适量,烹制而成。

  功效:生津除烦、清胃涤肠、滋补强身。

  特别提醒

  不少地区有用附片、草乌来进补的习惯,草乌、附片虽然有良好的补益效果,但也含有剧毒,应谨慎使用。

  大雪节令进补仍离不开老生常谈的话题,就是进补要依中医药理论,讲究因人因地因时制宜,推荐由坐诊中医师或养生保健师根据体质偏颇和大雪节令及地域气候特点,饮食习惯和养生特点,有针对性地辨证配制药膳、药茶、食疗方和膏方,在注重精神调摄养生前提下,根据需要施以针灸、推拿和按摩保健防病,参加必要的户外活动,甚至野外运动,达到“动则生阳”,以保养身体、壮阳气,增进健康、延年益寿。

作者简介

  周能汉:云南省南华县人,执业医师、二级婚姻家庭咨询师、出版中级职称(编辑)。从事过卫生防疫、卫生行政管理、中医临床,方志编修等多个职业,爱好广泛,尤喜中医、文学、科普。曾发表论文、文章100余篇。业余研究中医及彝族医药,养生有心得,拜师云南省名中医王敏主任医师,跟师业余临证学习。拜师资深彝医药专家王正坤主任药师当门生。